另一种选择是
利用
期权和期货等衍生产品,从
货币价值的变化中获利。
如果你买入
货币对的期权,你就获得了在
设定的
时间点之前以设定的汇率
购买货币对的权利。
另一方面,期货合约则产生了在设定的时间点购买货币的义务。
这两种交易技术通常只有更高级的交易者才会使用,但至少要熟悉它们。
(
更多信息,请尝试/外汇期权入门/和我们的教程/期权点差策略/和/期权基础教程/)。
油价连续上涨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大宗商品,
原油与加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十分明显,因
加拿大经济相当依赖原油
出口。
近期油价的迅猛上涨增添了加元升值的动能。
如果经济数据继续向好,油价可能继续攀升,届时,道明证券预测美元兑加元可能跌至1.20。
美联储维持鸽派立场
鲍威尔周三在
利率决议公布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经济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还需要一段时间,当时机适宜时,美联储将降低对债券的购买速度,但不是现在。
在实现目标前,接近零的利率
政策是适宜的。
鲍威尔认为失业率仍然
偏高,
经济复苏
不平衡且还远远没有完成,现在还不是时机点讨论紧缩货币政策,包括缩减资产购买。
中国
逆周期的政策甚至已经实施到位了 这个过程中我想讲的第三条主线,就是中国目前采取的政策和在
疫情前后的表现,可能对全球长期的,不仅是产业链的布局,更对全球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治理机制会提供一定的基石和借鉴的作用。
为什么这样讲呢?刚才已经讲到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及时退出一些刺激政策,
回归理性,回归常态,防范资产泡沫,完善这种
监管框架。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很多人会担心,会不会政策出现过调,过紧。
我倒觉得今年很多对于货币、信贷和财政政策的回归常态已经基本上宣布完了,基本上实施到位了。
比如说我们在这里看一些中国的逆周期的政策里面,宏观审慎里面对房地产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程度的考核,从去年底就出台了,再有到
社会融资总量和信贷领域,比如说银行,今年会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扩容,已经早就宣布了。
再有对地方融资平台和影子银行现在的监管加强,有一个清理,这些都是在过去五六个月已经出台了,造成的影响是我们确实看到中国社会融资总量和信贷增速在回归常态,回归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去年的13.4%,下降到现在的11.8%,预计到今年三季度回归到11%左右,达到了稳定宏观杠杆率,回归到疫情之前理性框架的这种增速的目标了。
所以我觉得实际上中国经济逆周期的政策已经大部分宣布了,甚至实施到位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有些投资者担心是不是
有一些过紧的可能性,是因为大家把最近的一些行业监管的举措,所谓的监管
风暴也跟这种宏观层面退出去年的刺激政策混淆在一起,我们知道从去年底开始中国经历了好几轮监管政策,包括对金融科技,对互联网平台的加强监管、反垄断。
当前也有对于教育,对于虚拟货币,对于房地产税这方面的监管加强的考虑。
如果我们把这些监管政策连起来看,它想实现的是什么?我觉得跟过去六年中国树立的经济治理新机制的方向是一脉相承的,主要是要堵漏洞、补短板、稳杠杆,最终实现降低系统性风险。
包括降低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以及改善社会问题,来实现经济和社会治理的长治久安。
实际上最近大家提到的这些监管风暴新举措,是过去6年第四轮监管风暴了,前三轮分别在2016年开始有过对供给侧一降一补的,环保行业的整个治理等等,其实过去的监管风暴应运而生的宏观背景是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面临的巨大的变革,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确实过于依赖信贷的扩张保增长,结构失衡累计了,叠加人口红利在消散,这个过程中又有一些行业的监管框架,当时没有能与时俱进,所以从2015年开始,监管框架、监管风暴实际上都是在搭建一个新的经济治理体系,堵漏洞、补短板、稳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