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
外汇交易的形象
肯定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
网络交易的出现让它更加接近大众。
为此,看到这么多人
涉足外汇交易作为投资手段,真的不奇怪。
如果你想在外汇交易的世界里
站稳脚跟,并确保你迅速建立起利润基础--正如
你可以从上面收集到的那样--你可以通过管理你的方式
绕过其他
交易者经常
陷入的陷阱来实现。
尽管印度和
美国的消费量正在攀升,但新增新冠病例上升以及
欧洲可能实施更严格的旅行限制正在给
前景蒙上阴影,进而对
油价带来压力。
OandaCorp.的高级
市场分析师EdwardMoya表示,欧洲和许多新兴市场的
疫情确实没有很大好转,压制了
石油的
需求前景。
上周五美元走强,降低了美元计价的大宗
商品的吸引力,也打压了油价。
美国
3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高于预期引发了通胀担忧。
Moya表示,
如果我们看到一些
更高的通货膨胀数据,可能会再次
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并对油价造成不利影响。
4月
出口同比
增长32.3%(以美元计,下同),远超预期值24.1%,略高于前值。
本月同比高增长的主要
原因仍有去年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基数效应,但今年4月的出口相对于2019年同期也增长36.3%,表现十分强劲。
我们在此前各月点评中始终强调出口不会像市场普遍预期一般很快下降,而是将维持较长时间的强劲,如今再度得到验证。
分国别来看,4月
中国对发达国家出口放缓,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增加。
“对疫情严重的地区出口较多”表明“出口替代”的效应仍然非常明显。
具体商品出口情况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房地产后周期商品热度不减。
第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强劲。
第三,防疫物资出口进一步回落。
目前中国各类商品的出口更加均衡,而非去年仅由防疫物资和电子产品的出口暴增而拉动总出口的情况。
而房地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不仅有产能替代的原因,还有需求增长的拉动。
疫情后各国都出台了较强的财政刺激,伴随着今年全球经济的共振复苏,总需求也不断走强。
成为支撑中国出口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认为4月份出口强劲是产能替代和需求扩张双重原因导致的结果。
4月
进口同比增长43.1%,略低于预期44%,前值增长38.1%,创2011年2月以来新高,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22.5%。
进口同比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年前同期的负增长。
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0.7%,低于上月的16.7%。
中国从发达国家的进口同比增速下降,对以东盟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同比增速上升。
具体商品来看,汽车进口仍然保持高增长,原材料类商品进口保持高增速,价格上涨是原材料进口额高增的主要原因。
总体来说,进口金额的高增反映出国内需求较旺盛,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口有一定“虚高”的成分。
出口方面,我们认为“产能替代”与需求扩张的逻辑不会很快消退,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背景下,中国出口有望保持较强势头,但工业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国内进口企业造成了较大压力,同时从国内PPI和CPI的剪刀差来看,价格从上游到下游的传导并不通畅。
面对“
输入性通胀”,允许人民币适当升值可以缓解成本压力,将部分压力转移到出口端。
在2007年、2011年的“输入性通胀”阶段,人民币就出现了明显升值。
我们认为在当前出口强劲、进口虚高的背景下,这一措施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