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
印度特派记者胡博峰】今年2月起印度“毫无征兆地”进入第二波
疫情,确诊病例激增、
医疗物资全线告急、医疗体系几近崩溃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会的“道德危机”——“疫情骗子”大量出现。
《纽约时报》16日
报道称,当医用氧气成为紧俏的医疗物资时,有人在这方面动起了歪脑筋,“使绝望的印度沦为骗子的‘猎物’”。
报道称,印度当地一个
慈善组织日前发现一起黑心事件,一家名为VahaEngineering的“
供应商”以高于市价一倍的价格——每瓶近200美元兜售氧气瓶。
该组织随后愤而报警。
印度
警方在调查后发现,所谓供应商其实是一个废品回收站,他们把灭火器重新喷漆后作为氧气瓶来售卖。
而这可能仅仅是印度当前疫情之下各种光怪陆离的欺诈乱象的一角。
警方表示,“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致命的”,因为不够结实的灭火器可能在进行氧气充填时不耐高压而发生爆炸。
服务于该慈善组织的志愿者卡纳说:“这些人应该被控故意杀人罪,他们在拿人的生命开玩笑”。
目前这家黑心“供应商”的负责人已被捕入狱。
报道称,仅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印度德里警方就已逮捕了210余名涉嫌在疫情期间参与诈骗、非法囤积的
犯罪嫌疑人。
北方邦近期也陆续逮捕了约160人,其罪名更是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一名小偷从死者身上偷走寿衣当作新衣服卖钱;有人贩卖假冒的
瑞德西韦(在印度被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但世卫组织等对该药的有效性存疑)。
古吉拉特邦警方甚至在半个月内缴获了数千瓶假冒的瑞德西韦。
当犯罪嫌疑人带警方来到制造“瑞德西韦”的小作坊时,大家看到的是3371个装满葡萄糖和盐水的小瓶。
坐地起价、哄抬物价、倒卖床位、非法卖血等乱象更是屡见不鲜。
曾在北方邦担任警察局长的辛格对此表示说,“我见识过各种掠夺和邪恶,但这种级别的,在我36年职业生涯中还没看见过”。
德里最高法院本月也曾警告,“因为疫情难控,社会道德结构正在被肢解”。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负责
经济指标的高级主管LynnFranco表示,“消费者对经济现状的评价提高说明第二季度
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但是人们对短期前景的乐观情绪有所回落,这主要源于他们认为今后
几个月经济增长将减速,劳动力
市场料疲软”。
周二公布的政府
数据显示,
4月份新建住宅折合年率销量下降5.9%至86.3万套,
3月份
向下修正后为91.7万套。
经济学家对4月数据的预估中值为95万套,实际数据大大低于预期。
建材成本增加导致
房价上涨,这对强劲的房地产市场构成了不利因素。
尽管房价上涨阻碍了需求,但抵押贷款
利率接近历史低点以及等待开工房屋数量增加表明未来几个月
住宅建筑会稳定增长,这将有助于经济。
美联储出手调节
流动性,
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王丹再次表示:“隔夜
逆回购这种短期工具,没有实质性紧缩的作用,只是平复市场情绪。
”而有关长期的流动性,王丹则很明确地指出:“
货币政策整体依然极为宽松。
要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为时过早。
”
资产配置观点
分歧,市场紧盯下半年调整趋势,明确了短期隔夜逆回购的流动性调节目的,以及明确了美联储长期货币政策的走向预判后,下一步,资产配置应该何去何从?在这个问题上,受访者意见出现明显分歧。
“下半年大概率市场要调整,做好防御性准备吧。
”近期不断呼吁“价值王者归来”的
洪灏直言。
在洪灏看来,市场情绪目前已经过度敏感,“无论
美债收益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对市场好像都不算好消息”。
美债收益率上升,市场会解读为对经济和市场有损;而美债收益率下降,则说明资金在朝着债券这种风险规避的资产涌入,“所以还是建议采取一个防御姿态吧”。
洪灏给出了简明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