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周一走势挣扎,因法国和
德国将出台更严格
疫情限制措施,令欧洲经济的短期前景变得黯淡。
欧元兑美元下滑0.25%,报1.1765,稍早低见1.1761,为11月来最低。
欧元本月势将
下跌2.5%,为2019年7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另外,德国和
美国
利差的扩大也加剧欧元颓势,10年期德美国债利差从年初的150个
基点扩大至200个基点,在美国在疫苗接种和整体经济方面均跑赢之际,给美元带来提振。
疫情驱动的谨慎情绪也扶助
美元兑澳元和加元走高。
澳元兑美元尾盘跌0.05%,报0.76
33美元,纽元兑美元基本
持平于0.70关口附近;美元兑加元上扬0.11%,报1.2591。
美元兑挪威克朗下跌0.23%至8.5527,此前曾
上涨0.6%。
其它
货币对方面,美元兑日元上涨0.16%至109.81,盘中高点接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英镑兑美元跌0.20%至1.3762;美元兑瑞郎持平于0.9392。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
3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对媒体透露,俄财政部和央行决定把
国家
福利基金(NationalWellbeingFund)中的美元占比减至零,
意在西方国家加码
制裁的背景下
降低主权投资的脆弱性。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普京与拜登6月16日的会晤不到两周的时间作出
这一里程碑式的决定,显示俄罗斯在美国连续数年制裁后降低对美元依赖性的决心。
据悉,目前国家福利基金的流动性
资产大约价值1190亿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约415亿美元)为美元资产,此外还有相同金额的欧元,剩余部分为人民币、
黄金、日元和英镑。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
5月末,我国
外汇储备
规模为3221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236亿美元,升幅为0.74%。
专家表示,今年我国经济
总体
延续稳定恢复
态势,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企业和金融机构需重视风险防范,客观看待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6.3915,-0.0058,-0.09%)汇率水平的变化,积极适应双向波动常态。
外汇市场延续稳定态势 “2021年5月,外汇市场运行延续稳定态势,市场交易总体保持理性有序。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5月,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疫苗进展、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及通胀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非美元货币总体走强,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有所上涨。
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上升,加上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数据显示,5月美元指数(90.0136,0.0377,0.04%)下跌,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有所上涨。
其中,美元指数下跌1.6%收于89.8;在非美元货币中,欧元(1.2187,-0.0003,-0.02%)上涨1.7%,英镑(1.4172,-0.0008,-0.06%)上涨2.8%,日元下跌0.2%。
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0.5%,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1.6%,日经225指数上涨0.2%。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近期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向好,外需改善带动我国
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5月,以美元计价的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7.9%,连续5个月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增速区间,贸易顺差455.3亿美元,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形成支持。
积极适应双向波动常态 王春英表示,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仍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今年我国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预计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以双向波动为主,外汇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
”温彬表示,目前全球经济恢复尚不充分,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较多不协调不同步因素,企业和金融机构应重视风险防范,客观看待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汇率涨跌,积极适应双向波动常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做好汇率风险管理,防止汇兑损失对稳健经营形成冲击。